welcome欧洲杯(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资讯周报(7.1-7.7)

发布时间:2024-07-09 15:05

来源:

点击量:

本周看点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等


国办印发《行动方案》明确9项重点任务,着力解决政府采购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李强: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促进专精特新企业蓬勃发展


何立峰:要抓紧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


财政部:提振经营主体积极性,中国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九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持续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


工信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七部门: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国家发改委:多措并举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培育更多消费新业态新热点


央行:预告将借入国债,货币政策新工具步入实操


证监会:正在深入开展注册制等资本市场改革综合评估,将抓紧研究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一揽子举措


国家发改委:7月份钢材市场预期偏弱


PMI:中国6月制造业PMI为49.5,与上月持平


中物联:6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继续位于扩张区间


机构:我国抽水蓄能累计投产规模突破50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


机构:多路资金加快下达,三季度基建投资有支撑


中物联: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9%


中物联:6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处于年内高位


机构:6月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环比继续下跌,下半年全国市场有望逐渐筑底企稳


机构:土地资产盘活领域迎“国家队”入场,首期规模300亿


机构:央企正上报试点项目,推动央企存量土地盘活利用


中指研究院:6月百强房企销售额环比增长26.05%









01
政策要闻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等

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讨论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指出,要从全局高度认识和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持续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协同完善数据基础制度和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要提升平台企业创新能力,促进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会议指出,发展创新药关系医药产业发展,关系人民健康福祉。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统筹用好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等政策,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要调动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强化新药创制基础研究,夯实我国创新药发展根基。会议指出,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细化分解任务、逐项抓好落实、主动靠前服务,支持西部地区不断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国办印发《行动方案》明确9项重点任务,着力解决政府采购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明确了3方面9项重点任务。一是整顿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开展政府采购领域反映突出的采购人设置差别歧视条款等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加强常态化行政执法检查,畅通权利救济渠道,开展第二批政府采购行政裁决示范点建设,推进省级以下争议处理向省级集中。创新监管手段,升级改造中央政府采购电子平台,建立健全信用管理机制,加强政府采购协同监管。二是建设法规体系,服务统一市场。积极推动政府采购法修改,推动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协调统一,提高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逐步构建覆盖需求管理、信息公开、采购方式、合同履约、救济机制等系统完备、操作规范、运行高效的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建立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体系,确保不同所有制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分类制定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和政府采购标准文本。三是促进产业发展,落实国家战略。构建符合国际规则的政府采购支持创新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合作创新采购制度。推动政府采购工程项目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助力中小企业“政采贷”,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出台绿色产品政府采购支持政策,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李强: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促进专精特新企业蓬勃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江苏苏州调研。李强指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事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必须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坚持供需双向发力,在需求侧聚焦共性问题找准转型切入点,在供给侧大力培育专业化服务商。要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加快设备数字化普及,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制造业。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大企业率先转型、引领带动,支持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筑牢转型基础底座。李强说,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希望大家强化创新引领,树立国际视野,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进一步形成蓬勃发展、成长壮大的生动局面。各级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环境,完善梯度培育体系,让更多中小企业能够脱颖而出,成长为“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


何立峰:要抓紧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北京主持召开外资工作座谈会。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准确把握当前引资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做好吸引和利用外资工作。何立峰指出,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抓紧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破除不合理限制,把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引资优势。要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一视同仁支持内外资企业参与大规模设备更新、政府采购、招投标等,畅通外资企业诉求反映和解决渠道,及时宣讲政策、听取诉求、回应关切。外资大省要扛起责任、发挥更大作用,加大精准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服务保障,推动外资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发挥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各类开放平台的作用,办好重点投资展会,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引资新思路新模式。


财政部:提振经营主体积极性,中国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中国财政部近日联合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的通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2日表示,财政贴息能够让经营主体获得“真金白银”的支持,是一项惠企利民的积极财政政策。此次出台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有利于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形成央地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合力,引导金融资源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高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有利于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协同发力,放大政策激励和引导效果,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促进宏观政策向微观主体有效传导,形成握指成拳的合力,实现政府和市场同频共振。——有利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促进经营主体加快淘汰落后产品设备,重点支持先进产能,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市场条件。负责人表示,大规模设备更新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政策落实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经营主体自愿申请、银行自主审贷,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提高经营主体获得感,财政部向各省级财政部门提前下达预算,预拨贴息资金;省级财政部门通过21家商业银行落实贴息政策,定期向其省级分支机构预拨贴息资金,后续根据实际贷款情况据实结算。21家商业银行在收到财政部门拨付的贴息资金后,在向经营主体收取利息时扣除预拨部分的利息,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更好提振经营主体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信心和积极性。此外,中央财政完善贴息标准,明确按照相关贷款资金划付供应商账户之日起予以贴息,对沉淀的优惠信贷资金不予贴息,更好引导经营主体及时划付资金,加速资金流转,加快经济循环,加力形成投资和消费。


九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持续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九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利用3到5年时间,基本建成结构完备、标准健全、运行顺畅、优质高效,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明显扩大,服务效能明显提升,对薄弱领域、高峰时段和特殊人群的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旅游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指导意见明确五大方面15项主要任务。在优化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方面,优化线下旅游服务中心布局,加强线上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加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资源整合。在完善旅游公共交通服务方面,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优化旅游交通运输服务。在强化旅游应急救援服务方面,加强旅游应急救援机制建设,优化旅游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布局,增强旅游应急救援的社会参与。在加强旅游惠民便民服务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惠民便民活动,推动旅游惠民便民设施建设改造,提升入境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方面,促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功能融合,丰富旅游场所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增强公共文化场所旅游吸引力。


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印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到2026年,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引领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形成。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标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成效更加凸显。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以上,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全球化发展。


工信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工业发展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总体上讲,仍处在由大变强、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基础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突出短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依然较多。我们将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真抓实干,善作善成,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绩,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七部门: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为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围绕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举措。全面加强金融服务专业能力建设,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构建科技金融专属组织架构和风控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尽职免责等内部制度。建立科技型企业债券发行绿色通道,从融资对接、增信、评级等方面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债融资。强化股票、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等服务科技创新功能,加强对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的政策支持。将中小科技企业作为支持重点,完善适应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信贷、保险产品,深入推进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丰富创业投资基金资金来源和退出渠道。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鼓励各地组建科技金融联盟,支持各类金融机构、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等交流合作,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国家发改委:多措并举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培育更多消费新业态新热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伍浩发文指出,推动各项产业政策落地见效。加强产业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统筹抓好“硬投资”和“软建设”,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以投资带动产业体系补短板、锻长板。多措并举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培育更多消费新业态新热点,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提高产业体系质量和效益。强化粮食、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数据安全保障,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加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



央行:预告将借入国债,货币政策新工具步入实操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一则公开市场业务公告,再度释放出债券市场应理性“降温”的强信号,亦被市场视作央行买卖国债的“前奏”。区别于市场此前判断的央行会先启动“买”国债的操作,当前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本次“借入”国债意味着央行可能会先进行“卖”的操作。华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周冠南表示:此前央行多次提及长端收益率点位过低,以及机构持仓集中风险,但当前央行所持仓国债剩余期限多在3年及以下,开展国债借入操作或为现券卖出做铺垫。




证监会:正在深入开展注册制等资本市场改革综合评估,将抓紧研究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一揽子举措

证监会主席吴清与其他班子成员先后在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展调研。吴清指出,证监会正在深入开展注册制等资本市场改革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将抓紧研究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一揽子举措。证监会将坚持稳中求进、远近结合、综合施策,坚持尊重规律、守正创新,着力推动高水平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制度包容性和精准性,加快推进“科创板八条”落实落地;着力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加快完善发行上市、信息披露、并购重组等基础制度;着力推动中介机构提供高标准的专业服务,大力强化执业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行和投资机构;着力推动实现违法违规“高成本”,大幅强化行政、刑事、民事立体化追责,保持严监管强监管态势,切实维护“三公”的市场秩序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02
行业动态



国家发改委:7月份钢材市场预期偏弱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对全国重要钢材批发市场调查,7月份钢材批发市场销售价格预期指数、购进价格预期指数分别为37.3%、44.4%,比上月分别下降24.1和16.7个百分点,均处于50%分界线之下,反映出市场各方普遍认为7月份钢材价格将偏弱运行。7月份钢材批发市场销售量预期指数、库存量预期指数分别为48.1%、57.6%,比上月分别下降2.4个百分点、上涨5.2个百分点,分处50%分界线上下,反映出市场预计7月份钢材需求稳中偏弱、库存有所增长,但变化相对有限。



PMI:中国6月制造业PMI为49.5,与上月持平

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与上月持平,制造业景气度基本稳定。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1%,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8%和47.4%,比上月上升0.4和0.7个百分点。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低于临界点。生产指数为50.6%,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生产保持扩张。新订单指数为49.5%,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景气度略有下降。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6%,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继续减少。从业人员指数为48.1%,与上月持平,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总体稳定。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9.5%,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较上月有所延长。




中物联:6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继续位于扩张区间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日公布6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指数显示,物流业景气指数继续位于扩张区间,邮政快递业、航空运输业新订单指数保持较高景气区间。6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6%,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分项指数中,业务总量指数、新订单指数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


机构:我国抽水蓄能累计投产规模突破50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3年度》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抽水蓄能累计投产规模突破5000万千瓦。2023年新增投产抽水蓄能515万千瓦,西北地区抽水蓄能投产实现零的突破;年度核准抽水蓄能电站49座。从工程特点看,在建抽水蓄能项目机组呈现高水头、大单机容量趋势,100米级高坝占比逐渐增加。从利用情况看,抽水蓄能电站抽水电量、发电电量同比增长均超过17.9%。报告还显示,2023年,全球清洁能源转型领域投资规模约1.8万亿美元,增速达17%左右。我国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多项关键技术实现突破,例如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投产运行,大兆瓦级风电机组和高效光伏组件的研发制造能力显著提升,储能、氢能等新技术不断取得新进展。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累计装机占我国发电总装机的比重超过一半,新增装机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的比重超过一半。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制氢发展步伐加快。报告显示,2023年可再生能源制氢总产能达到7.8万吨/年,同比增长约123%。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降幅明显,碱性电解槽设备成本同比下降约16%,质子交换膜电解槽设备成本同比下降约11%。


机构:多路资金加快下达,三季度基建投资有支撑

多地近日公布三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计划。专家表示,三季度专项债发行有望迎来高峰,随着专项债、超长期国债等资金投入使用,预计项目将在三四季度陆续开工,为三季度以及下半年基建投资提供支撑。今年以来,地方债发行特别是新增专项债完成限额进度明显延后。据民生银行研究院统计,1—6月累计新增地方债发行18259亿元,仅完成新增额度的39.5%。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14935亿元,发行进度为38.3%,明显低于过去五年同期均值59.0%。专家表示,鉴于上半年地方债发行进度偏慢,且地方债在四季度发行可能会影响资金在年内的使用进度,三季度地方债发行将明显提速。


中物联: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9%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1—5月份物流运行数据。数据显示,当前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物流需求延续稳步恢复态势。1—5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35.3万亿元,同比增长5.9%。从年内走势来看,物流需求累计增速保持稳步恢复的态势。社会物流总额与经济恢复发展基本同步。从需求结构来看,1—5月份,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7%,其中,工业品制造物流总额增速达到6.1%,显示当前制造物流仍是支撑工业品物流稳定恢复的重要力量。从进口物流量来看,1—5月份,进口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9%,增速比1—4月回落0.9个百分点。从不同货类情况看,原材料等大宗商品进口物流量均有所趋缓;集成电路、汽车及底盘等中间品进口物流量则稳中有升。另外,民生消费领域物流需求增速有所加快。1—5月份,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1.4%,增速比1—4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特别是5月份以来,在假期效应、电商促销以及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等因素带动下,与民生消费相关的物流需求回升明显,5月当月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增长12.6%,比4月份加快3.7个百分点。


中物联:6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处于年内高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日公布6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从指数运行情况看,6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环比小幅回落,但仍处在年内高位,表明随着国家系列宏观政策持续靠前发力,大宗商品市场景气水平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基本稳定,总体保持扩张,但增速有所放缓。6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为116.8点,环比小幅回落1.7%。分行业看,矿产品和化工价格指数环比上涨,有色和黑色价格指数环比下跌。其中,6月份化工价格指数为119.3点,连续六个月上涨,再创年内新高。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下游需求逐步好转,6月国内化工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机构:6月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环比继续下跌,下半年全国市场有望逐渐筑底企稳

近日,中指研究院发布《百城价格指数报告》,报告显示,当前业主“以价换量”促交易特征明显,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继续下行。与此同时,受部分城市优质改善项目入市带动,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环比结构性上涨。根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2024年6月,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4762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73%,跌幅较5月扩大0.03个百分点,已连续26个月环比下跌;同比跌幅为6.25%。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42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15%,涨幅较5月收窄0.10个百分点;同比上涨1.50%。中指研究院认为,2024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政策继续保持宽松基调。下半年,随着核心城市政策效果逐渐显现,全国市场有望逐渐筑底企稳。


机构:土地资产盘活领域迎“国家队”入场,首期规模300亿

土地资产盘活领域,迎来一位引发各方高度关注的重要成员。国有企业土地资产盘活专项基金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该专项基金由国务院国资委批准、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中国诚通承担专项改革任务的全资子公司诚通通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负责基金全生命周期的投资与运营管理工作,中国东方特殊机会投资事业部参与基金未来的运营管理工作。据悉,该专项基金总规模300亿元,将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原则,通过项目直投和设立子基金方式开展投资,发挥整合资源、资金投入等重要支撑作用,助力国有企业盘活利用存量土地和既有建筑,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就该专项基金的成立,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是相关方面贯彻5.17国务院吹风会,做好保交房工作配套政策重要表现。



03
企业动态



机构:央企正上报试点项目,推动央企存量土地盘活利用

国务院国资委近期发布存量土地资产盘活利用试点通知,要求中央企业上报盘活试点项目,推动中央企业存量土地盘活利用,相关专项基金给予资金支持。业内人士表示,2021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按照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和有关工作要求,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存量土地盘活利用。在国有企业存量土地资产权属完善、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存量土地管理等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对国有企业存量土地管理和盘活利用提出了具体要求,鼓励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通过设立基金等方式,帮助国有企业解决存量土地盘活利用的资金投入问题。




中指研究院:6月百强房企销售额环比增长26.05%

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20834.7亿元,同比下降41.6%,降幅较上月继续收窄3.8个百分点。其中TOP100房企6月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19.55%,环比增长26.05%,均较五月份有所好转。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20家代表房企54.0%的销售业绩来源于二线城市,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销售贡献率仍为主导。一线城市销售业绩贡献率同比增长2.5个百分点至30.4%,是唯一占比增长的城市等级。代表房企开发业务聚焦核心一二线城市,重点布局经济增长好、有产业支撑的高能级城市,同时采取“以销定投”的投资策略,坚持精准投资,确保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值得注意的是,改善类与高端类项目销售占比提升较大。2024年上半年,代表企业在140-200平方米改善类项目销售额占比明显提升,同比增长4.2个百分点至24.7%;200平方米以上高端类项目销售额占比为22.0%,同比增长2.8个百分点,增幅仅次于改善类项目。整体来看,改善类与高端类项目销售占比增长,反映出在基本居住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购房者更加追求居住条件的改善。相比之下,0-90平方米刚需类与90-140平方米首改类项目销售额占比出现下滑,同比分别下降0.1个和6.9个百分点。中指研究院分析人士认为,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期,核心城市表现出较强韧性,房地产市场有支撑的背后是区域经济发展潜力与人口吸附力持续加强。代表房企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占比前十城市与中指研究院202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吸引力前十城市重合度达90%。在加快构建“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要求下,人口流向将真正决定未来住房、土地、资金等资源配置方向。展望未来,随着政策效果逐渐显效,短期核心一二线城市活跃度有望持续一段时间,从而对全国市场带来一定支撑,但市场修复节奏整体仍依赖于居民收入预期的改善,全国新房市场短期或仍处于筑底阶段。在去库存方面,各地或加快地方国企收储未售新房、收购存量土地等政策细化落实,帮助房企加快回收资金,助力行业风险化解。预计随着供需两侧同时优化,房地产市场加快企稳恢复,房企销售将有所改善。



Baidu
sogou